4000 多年前,大禹治水在這里留下足跡。《尚書》中埋下了它今天的名字。
" 黎陽收,顧九州 ",在長達 500 余年的時間里,這里一直是至關重要的國家糧倉。
" 憑山為基,東阻為河 ",天造地設的山河地利,成就中原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黃河與運河的交織變遷,描繪出一座城市的興衰命運。
這里是河南??h。
??h古稱黎陽,自西漢時建城,迄今已有 2200 多年歷史。
歷史之上的黎陽故城,位于大伾山與黃河之間,黃河在大伾山腳轉彎向北,山與河的天然地利優勢,讓黎陽從建城之初,就一直作為軍事重鎮而存在。
今天,在??h很多地方都修建有關帝廟,以此來懷念中國歷史上那位忠義千秋的英雄。
驚險緊張的武打戲配上大鐃、大镲、尖子號等樂器,極具民間原始的粗獷質感。
天下糧倉 500 年
從黃土高原奔騰而下的黃河,以四季緩流與泛濫的交替韻律,在河南東部沖積出一片廣袤肥沃的平原地帶。
隋代修建的地下糧倉,整體口大底小,使糧食堆積得更緊密以減少空氣留存,降低氧化速度,獨特的技術可以讓糧食保存九年不腐。
黎陽倉橫跨隋唐宋三代,前后沿用了 500 多年。
豫北小城深藏 " 楷模 " 掌故
今天的浚縣古城延續明清以來的歷史街巷格局,以文治閣為中心,建成東西南北四條街道 , 所以文治閣曾經的名字,也叫 " 中心閣 ",歷史上的中心閣兼具鐘鼓報時和傳遞信息的功能。
刀馬武士 " 泥咕咕 "
在浚縣古城,一種造型古樸的泥塑玩具,吸引了很多人。
造型各異的泥塑,尾部留有小孔,用嘴吹可以發出 " 咕咕 " 的聲音,所以這種泥塑被稱作 " 泥咕咕 "。
沾染著黃河水汽的泥咕咕,為后世講述著一個關于重生的寓言。肅殺的戰爭記憶,在代代相傳的捏塑中,蛻變成今天充滿人間煙火的歡鳴。
白菜不賣白菜價
產自??h小河鎮的白菜,得益于黃河泥沙沉積而成的潮土滋養,健壯瓷實,營養豐富?,F今,這種白菜是論顆賣的,一顆白菜要賣到 49 元,可謂白菜不賣白菜價。
到明清時期,無論是運往北京、天津的糧食,還是從天津長蘆鹽場運往河南的海鹽,都要經由衛河,發達的漕運物流也造就了??h的繁榮。
明朝時期,小河白菜作為貢品進奉北京,享有 " 菜中之王 " 的美譽。當地民謠說:" 大碾蘿卜香菜蔥,小河白菜進北京。"
30 萬人參與的古廟會
位于??h大伾山半山腰的這座巨大佛像,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比人們熟知的北魏云岡石窟造像還要早 100 多年,宋代以前,黃河就在大伾山下經過,當地人苦于黃河水患頻繁,于是 " 鑿大石佛以鎮河 ",遠近百姓祈福祭拜,經久成俗,這也是??h正月盛大廟會活動的源頭。
這場盛大規模的民間狂歡,吸引的不僅是河南省內的人群,來自山西、河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等 20 多個省市甚至海外的游客也紛至沓來,方圓不過 2.5 平方公里的??h古城,春節期間日均客流量最高可以達到 30 萬人次之多。
知古今春秋。
2 月 28 日,央視綜合頻道(CCTV-1)18:20 檔《文脈春秋》,邀您一起中原尋古,走進河南??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