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二戰知識庫 ,作者擦菠蘿的海綿寶寶
根據一戰時的作戰經驗,德國國防軍制定了每個步兵連配備 12 支帶瞄準鏡步槍的標準。但在 1930 年代中期,國防軍高層反對為步兵配備帶瞄準鏡步槍。在之后進行測試中,訓練有素的步兵使用 Kar98k 步槍進行了有無瞄準鏡的射擊比較,結果并沒有明顯差距,因此將瞄準鏡作為標準配置的想法遭到了否決。到 1938 年,當時已經已經裝備的瞄準鏡被拆卸,并被出售。直到 1938 年 3 月 7 日,陸軍總司令部(Oberkommando des Heere)才下令停止這種做法,并決定在 Kar98k 步槍安裝瞄準鏡,作為精確步槍和狙擊步槍之用。不過當時國防軍采用閃電戰戰術,而且并沒有考慮到長期陣地戰,所以分配狙擊步槍的數量低于原步兵連 12 支的標準。
1942 年東線的武裝黨衛軍狙擊手
和國防軍相反,武裝黨衛軍從一開始就認識到狙擊手的軍事價值。1940 年武裝黨衛軍就計劃組建狙擊連。1940 年 3 月 29 日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就寫信給德國司法部長弗朗茨 · 古特納(Franz G ü rtner),要求將司法部關押的所有偷獵者,尤其是巴伐利亞和東疆 - 勃蘭登堡的偷獵者編入武裝黨衛軍狙擊連,他們可以在前線服役來代替服刑。
偷獵者被認為是理想的狙擊手,他們必須精通偽裝,潛行和精準射擊,而且還要提防 " 敵人 ",包括獵人和林務員(林業局工作人員)。不過這項計劃并沒有完全實現,因為赫爾曼 · 戈林(Hermann G ring)主管德國的林務工作,所以他對偷獵者深惡痛絕,寧愿他們被關進集中營,也不愿看到他們上前線。武裝黨衛軍的狙擊連除了 250 名偷獵者外,還在二戰中增加了 2150 名士兵,其中包括了不少職業罪犯,但這支部隊并沒有作為狙擊單位部署過。
在 1939 到 1940 年的蘇芬戰爭中,芬蘭狙擊戰術給蘇聯部隊造成了重大傷害,特別是芬蘭的西蒙 · 海耶(Simo H yh )用芬蘭版莫辛納甘步槍在四個月內狙殺了 542 名蘇聯士兵(生涯總狙殺 705 人),成為世界第一狙擊手。蘇聯在蘇芬戰爭之后,開始重視狙擊手,并在蘇聯軍隊中大力推廣狙擊戰術。
白色死神西蒙 · 海耶
1941 年德國入侵蘇聯之后,見識到了蘇聯狙擊手的厲害,所以開始組建專門狙擊學校來反制蘇聯狙擊手。最初國防軍并不重視狙擊手,而且對確認狙擊手戰績要求很高。當時要求確認狙擊手戰績必須由軍官或軍士親眼看到才可以,但由于狙擊手都是單獨行動,所以很多戰績無法得到確認。此外一些德國軍官認為狙擊手是狡詐和不光彩的士兵,因此拒絕確認戰績。而且國防軍并不計算直接進攻或防御中的狙擊戰績。
蘇聯女狙擊手柳德米拉 · 米哈伊爾洛夫娜 · 帕夫利琴科,戰績為 309 人
大多數德國狙擊戰績是在 1944 年 8 月 20 日狙擊手徽章設立后才開始持續計算的,所以早期的狙擊戰績通常不被承認,只有 1944 年 9 月 1 日后的狙擊戰績才被計算在內,這就是很多德國狙擊手在前線雖然已經服役很長時間,但只有到二戰結束前八個月內的狙擊戰績的原因。德國狙擊手的活動直到 1944 年狙擊手徽章的設立才成為納粹宣傳的重點,不過狙擊手徽章在前線幾乎不佩戴,而且要求佩戴者要在被俘前扔掉徽章,這是因為敵人如果發現狙擊手身份,將會立即槍斃他。
納粹將狙擊手作為重點宣傳工具,而狙擊手徽章也只授予表現優秀的狙擊手。按照授予條例,參加過四周的狙擊課程,并且訓練有素,戰績卓越者才能獲得狙擊手徽章。德國狙擊教官赫爾穆特 · 溫斯伯格(Helmut Wirnsberger)曾經說過:大多數德國狙擊手可以在 400 米擊中頭部,500 到 600 米擊中上半身,600 到 800 米擊中站立的敵人。而德國第一狙擊手(戰績為 345 人)馬豪斯 · 海茨瑙亞(Matth us Hetzenauer)曾經在 1100 米狙殺一名站立的蘇聯士兵,他表示想要向敵人證明,即便站在 1000 米外也是不安全的。
馬豪斯 · 海茨瑙亞
狙擊手徽章(Scharfsch ü tzenabzeichen)是在 1944 年 8 月 20 日由希特勒設立,主要授予國防軍陸軍和武裝黨衛軍的狙擊手。根據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berkommandos der Wehrmacht)在 1944 年 12 月 14 日頒布的法令,所有參加地面作戰的單位,包括空軍和海軍的狙擊手都可以獲得該徽章。
狙擊手徽章共分為三個等級:三級授予狙殺至少 20 人,二級授予狙殺至少 40 人,一級授予狙殺至少 60 人。從 1944 年 9 月 1 日起取得狙殺戰績才計算在內,但在近距離作戰和同部隊一起進攻和防御的戰績不計算在內。每一次狙殺戰績必須由一名觀察員親自確認并向部隊報告,然后再由一名至少為團長的軍官根據報告授予狙擊手。狙擊手徽章佩戴在右袖口上方,但佩戴照片很罕見。
早期狙擊手徽章模型,并未發放
狙擊手徽章基本樣式為一個橢圓形的灰色布料制成,高 70 毫米,寬 55 毫米。灰色布料四周一圈 2 毫米寬的綠色邊框。中間是一只刺繡的向右黑色老鷹頭,鷹身是白色羽毛條紋,鷹眼和嘴為赭黃色。鷹身下是暗綠色橡葉刺繡,右邊為一片大橡葉和一片小橡葉,左邊為一片大橡葉和橡果。橡葉葉脈為灰綠色。二級徽章在綠色邊框外增加一圈銀色絞繩,一級徽章則為一圈金色絞繩。
除了獲得狙擊手徽章外,德國狙擊手還可以根據戰績獲得以下勛獎章:確認狙殺 10 人可以獲得二級鐵十字勛章;確認狙殺 50 人可以獲得一級鐵十字勛章;確認狙殺 100 人可以獲得金質德意志十字勛章。帝國元帥赫爾曼 - 戈林在擔任國家狩獵主管(Reichsj germeister)期間,還會在狙擊手確認 50 次戰績時后親自邀請他們參加狩獵活動,并為新聞片拍攝相應的照片和錄像。
德國官方僅授予兩名國防軍狙擊手以騎士級鐵十字勛章,分別是馬豪斯 · 海茨瑙亞的 345 人和弗里德里希 · 佩恩(Friedrich Pein)的 200 人。但也有不少狙擊手錯失了該勛章,比如約瑟夫 · 阿勒伯格(Josef Allerberger)為 257 人,約瑟夫 · 羅斯(Josef Roth)為 201 人,布魯諾 - 蘇特克斯(Bruno Sutkus)為 209 人,奧多 · 威舍爾(Odo Willscher)為 248 人,他們都符合騎士級鐵十字勛章授予標準,但并沒有得到官方確認和發放。
弗里德里希 · 佩恩
德國狙擊手主要部署在防御或撤退戰斗中。約瑟夫 · 阿勒伯格這樣描述狙擊作戰:我冷靜地等待著,直到接下來敵人分為四排進攻并接近我們的防線。然后我迅速向后面兩排開火,每次我都瞄準敵人腹部。后排的意外傷亡和傷員的哀嚎很快使后排攻擊停止了。這樣又影響前兩排攻擊線,使敵人的攻擊開始動搖。現在我可以集中力量攻擊前兩排的目標,我向陣地前 50 米以內的蘇聯士兵射擊,并選擇心臟或頭部作為目標。如果敵人轉身逃跑,我就射擊他們的腎臟,確保他們慘叫著倒地。此時,敵人的進攻已經完全崩潰。在這種戰斗情況下,阿勒伯格通常可以狙殺 20 多人,但國防軍并沒有將這些作為狙擊戰績計算,因為這些敵人是在部隊進攻或防御中被狙殺的。
在西線戰場上,諾曼底長長樹籬成為德國狙擊手最理想的位置。德國狙擊手通常躲在樹籬下,以此來偽裝自己。他們還經常在樹籬之間放置地雷和絆線等誘殺裝置。在受保護的陣地上,德國狙擊手往往打上幾槍才改變自己位置。而且僅僅只要幾槍,就能讓盟軍的新兵蛋子們亂作一團。
西線身穿迷彩服的德國狙擊手
在諾曼底被德國狙擊手狙殺的盟軍最高軍銜之一的是美國準將詹姆斯 · 愛德華 · 沃頓 (James Edward Wharton)。他于 1944 年 8 月 12 日接任美軍第 28 步兵師師長。同一天,沃頓視察了諾曼底蘇德瓦爾附近前線的第 112 步兵團,以了解當前局勢,結果在上任僅幾個小時后就被德國狙擊手狙殺。同樣在 1944 年 8 月 12 日,來自于第 28 步兵師的著名橄欖球運動員吉姆 · 穆尼(Jim Mooney)也被德國狙擊手狙殺。
左邊為沃頓準將
自二戰開始以來,德國狙擊手一直使用高品質的四倍,六倍和八倍步槍瞄準鏡,偶爾也會在文獻中讀到使用一點五倍的 ZF41 作為狙擊槍瞄準鏡之用。但 ZF41 從未被設計為狙擊槍瞄準鏡,裝有 ZF41 的 Kar98k 步槍在早期只是作為一種臨時解決方案作為狙擊槍使用,主要因為當時德國光學工業因為資源匱乏,而無法滿足高質量瞄準鏡的大量需求。裝備 ZF41 主要目的是讓普通步兵能夠在 250 米中距離更加準確射擊,以此提高普通步兵的射擊精度。
四倍鏡
六倍鏡
八倍鏡
ZF41 一點五倍鏡
1945 年 2 月開始,國防軍狙擊手開始裝備 ZG 1229 吸血鬼夜視儀。吸血鬼夜視儀包括裝在 StG44 突擊步槍上的瞄準鏡和紅外探照燈,總重 2.26 公斤。還有 1 個電池背包,上面是 13.59 公斤的木殼電池為探照燈供電,下面是為瞄準鏡的圖像轉換器供電的電池,安裝在防毒面具罐內。紅外探照燈內為 1 個白熾鎢絲光源,色溫 3200K,還有 1 片只允許紅外光通過的濾光片。
吸血鬼夜視儀的工作原理是探照燈向目標發射紅外光,然后瞄準鏡的圖像顯示器將紅外光轉換為可見光。
吸血鬼夜視儀在 1944 年初就開始小規模生產,但直到 1945 年才開始投入作戰,所以到戰爭結束國防軍只接手了 310 套吸血鬼夜視儀,配備吸血鬼夜視儀的士兵被稱為夜間獵兵(Nachtj ger)。因為數量較少,所以夜間獵兵對戰局毫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