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 Chrome 要賣,我們有興趣 ",OpenAI 的 ChatGPT 產品負責人 Nick Turley 幾天前的這句話,算是給谷歌上了回眼藥。當然,在美國司法部成功迫使谷歌出售 Chrome 瀏覽器之前,OpenAI 要收購 Chrome 還只能說是 " 嘴炮 "。
具體來說,用戶可通過 ChatGPT 直接查詢商品信息,ChatGPT 則會將根據查詢結果生成產品卡,同時消費者不會在 ChatGPT 上完成交易,而是會被重定向到商家的網站來進行支付。對此 OpenAI 的搜索產品負責人 Adam Fry 表示,推薦是自然生成的,不含廣告,OpenAI 方面也不會從交易中獲利,數據則來源于第三方網站的結構化元數據和數據流,以確保信息的客觀性。
谷歌購物其實是一個商品比價與導購平臺,它是通過匯聚各大電商平臺的商品信息,來為用戶打造一站式的購物體驗,用戶則可以輕松搜索、比較,并購買來自眾多平臺的各類產品。然而作為全球有數的廣告巨頭,谷歌又豈能忽視對于流量如饑似渴的電商平臺,由此也就有了谷歌購物廣告(Google Shopping Ads),但廣告的出現就讓谷歌購物變得不再那么純粹。
那么問題就來了,谷歌購物是海外消費者網購的主要渠道嗎?答案是肯定的。與國內電商賽道由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中心化平臺主導不同,海外電商行業則呈現出去中心化的趨勢,盡管亞馬遜確實一家獨大,TEMU、Shein 也有很多人在用,但由中小商家自行搭建、并運營的獨立站則更是多如牛毛。
那么 ChatGPT 能否從谷歌購物手中搶走用戶呢?或許有很大的可能,僅僅是 ChatGPT 的推薦結果不受廣告影響就正中谷歌的軟肋,這一設計會讓用戶認為 ChatGPT 真的是 " 理中客 "。畢竟作為一名消費者,你是愿意相信谷歌購物上的廣告,還是 ChatGPT 遍歷整個網絡后推薦的商品呢?
別看 OpenAI 方面聲稱 ChatGPT 購物功能的推薦結果不是廣告、也沒有商業贊助,但這并不代表這項功能就缺乏商業化的前景。事實上,ChatGPT 購物功能大概率會成為 OpenAI 在 ChatGPT 訂閱服務之外的另一個盈利點,因為其所具備的導購屬性,就決定了一定會有電商網站愿意為這樣的流量付費,它實際上扮演著國內市場 " 淘寶客 " 的角色。
對于當下的 OpenAI 而言,ChatGPT 購物功能擁抱 " 淘寶客 " 模式,就讓一個細水長流、旱澇保收的穩定營收渠道近在眼前。至于為什么 OpenAI 一定會讓 ChatGPT 購物功能商業化,其實與這家公司當前局勢密切相關。
作為 AI 行業的領導者,OpenAI 現在的日子其實并不好過。此前在今年 3 月,OpenAI 以 3000 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史上最高的 400 億美元融資,但他們想要拿到這筆巨款并不容易。根據相關報道顯示,在這一輪由軟銀領投的融資中,OpenAI 只會拿到 100 億美元的預付款,剩余 300 億美元則是在完成公司轉型后才能獲得,失敗的話就只能再拿到 100 億美元。
如此一來,OpenAI 這次只拿到 200 億美元融資的概率并不低。盡管這筆錢對于其他行業的獨角獸而言是一筆巨款,但在 OpenAI 這里可就不太夠看了。根據《The Information》爆料,OpenAI 在 2026 財年(2025 年 10 月到 2026 年 10 月)虧損或將達到 160 億美元,也就是說 200 億美元的融資顯然不足以支撐他們撐到預計盈利的 2029 年。
所以 OpenAI 的當務之急,不僅是轉型營利性組織,還得找到可以賺錢的新業務,因此也就有了 ChatGPT 購物的閃亮登場。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