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藥業集團股份公司 ( 簡稱 " 啟迪藥業 " ) 控股股東和二股東之間的不和,早已人人盡知,但控股股東股權被拍賣從而可能引發上市公司控制權生變,卻如同驚雷困擾著投資者。畢竟這家上市公司經營持續惡化,還能經得起折騰嗎 ?
控制權或生變
近日,啟迪藥業發布公告稱,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其控股股東啟迪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簡稱 " 啟迪科服 " ) 持有的 5860.6962 萬股股票 ( 占總股本 24.47% ) 將于 7 月 14 日在京東網司法拍賣平臺公開拍賣。這已是該部分股權在不到一年時間內的第二次拍賣,若本次股份拍賣完成,啟迪科服將不再持有啟迪藥業股份,其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的啟迪藥業表決權股數也將降至 454.45 萬股,僅占該公司總股本的 1.90%
換句話說,啟迪藥業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或將發生變更。
電鰻財經注意到,去年 10 月底,啟迪藥業稱,啟迪科服持有的 5860.6962 萬股股份將進行公開拍賣。但一個月后,拍賣因利害關系人提出執行異議等原因已暫緩。今年 6 月,啟迪科服重啟股權拍賣。
啟迪科服緣何如此執著拍賣公司股權 ? 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涉及多家金融機構。據悉,啟迪科服與中國農業銀行北京自貿試驗區分行存在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導致其持有的啟迪藥業 24.47% 的股份被司法凍結并計劃進行拍賣。
誰為董事會擴權
6 月 30 日,互動易平臺上有投資者向啟迪藥業董秘發出提問:關注到 6 月 26 日公司股東大會投票時,有持股接近 40% 的參會股東針對全部議案均投了反對票,請問具體是哪些股東投了反對票 ? 是否是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衡陽國資 ? 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對我們投資者披露的事項 ? 還有投資者同時質疑,根據股東會新修改的投資管理制度測算連續 12 個月內累計投資在 3 億內的投資事項或所運用的資金額不超過 3 億時,董事會可自主決定。此舉大大擴大了董事會的權限,市場上很少有資產規模較小的上市公司給董事會這么大的權限。在上市公司股東會參會中持股近 40% 的股東在股東會上投反對票 ( 2024 年現金 1.4 億收購名實藥業 55% 股權終止 ) 的背景下,修改投資管理制度,是否合適 ? 是否存在刻意繞開股東會的情況下進行投資交易 ?
截至發稿時止,董秘均尚未作出回答。
其實,啟迪藥業在去年 1 月曾發布公告,擬以現金 1.4135 億元的對價收購轉讓方持有的名實藥業 55% 股權,豐富公司產品線。但收購事項當時遭到 3 名董事反對,反對的理由包括收購對價過高、業績承諾不合理、股權轉讓協議部分條款存在風險等。該項收購最終未能成功,啟迪藥業去年 9 月發布的公告顯示,解除雙方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
經營惡化何時止
除了股東之間微妙關系,啟迪藥業經營業績持續惡化也是其不得不面臨的困境。啟迪藥業業績數據及盈利趨勢圖如下:
今年一季度,啟迪藥業持續虧損,實現營業收入 6522.03 萬元,同比下降 15.40%; 實現歸母凈利潤 -1625.62 萬元,同比下降 96.23%。
上市公司財報鷹眼預警系統對比數據更清晰說明了問題:啟迪藥業 2024 年毛利率為 46.81%,同比下降 10.69%; 凈利率為 -37.07%,同比下降 702.67%; 凈資產收益率 ( 加權 ) 為 -18.98%,同比下降 634.65%。報告期內,公司資產負債率為 40.67%,同比增長 10.71%; 流動比率為 2.12,速動比率為 1.59; 總債務為 1.31 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為 4906.1 萬元,短期債務占總債務比為 37.37%。
可見,啟迪藥業業績猶如強弩之末,除了經營壓力,資金壓力也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