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 7 月 1 日報道,6 月 30 日晚間,北京 GPU 企業摩爾線程、上海 GPU 企業沐曦集成電路,科創板 IPO 申請雙雙獲上交所受理。
摩爾線程成立于 2020 年 6 月,注冊資本為 4 億元,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以自主研發的全功能 GPU 為核心,致力于為 AI、數字孿生、科學計算等高性能計算領域提供計算加速平臺。
迄今為止,摩爾線程已成功推出四代 GPU 架構,并拓展出覆蓋 AI 智算、云計算和個人智算等應用領域的計算加速產品矩陣。
該公司無控股股東,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是其創始人張建中。張建中擔任摩爾線程董事長、總經理,曾于 2001 年到 2006 年在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全球客戶部任總經理,2006 年到 2020 年在英偉達任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而后創辦摩爾線程。
包括張建中在內,摩爾線程的多位創始成員及高管均曾任職于英偉達。
聯合創始人、職工董事周苑,曾在 2004 年至 2020 年在英偉達任市場生態高級總監;
聯合創始人、董事、副總經理張鈺勃,曾在 2013 年至 2017 年在英偉達任 GPU 架構師、2017 年至 2020 年在 Pony AI 基礎架構部門任主任工程師;
副總經理宋學軍,曾在 2004 年至 2011 年,在英偉達擔任高級銷售經理;
副總經理楊上山,曾在 2012 年至 2020 年 10 月,在英偉達擔任 GPU 架構師。
其 GPU 板卡產品與國際主要計算加速卡芯片企業典型產品的比較情況如下:
根據招股書,摩爾線程產品在部分性能指標上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對部分 " 卡脖子 " 領域核心產品的突破。例如,其 MTT S80 顯卡的單精度浮點算力,性能接近英偉達 RTX 3060;基于其 MTT S5000 產品構建的千卡 GPU 智算集群,效率超過同等規模國外同代系 GPU 集群計算效率。
2022 年 ~2024 年,該公司累計營收為 6.08 億元,累計凈虧損為 50 億元。
本次 IPO,摩爾線程擬募資 80 億元,應用于摩爾線程新一代自主可控 AI 訓推一體芯片研發項目、摩爾線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圖形芯片研發項目、摩爾線程新一代自主可控 AI SoC 芯片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摩爾線程以自主研發的全功能 GPU 為核心,致力于為 AI、數字孿生、科學計算等高性能計算領域提供計算加速平臺。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摩爾線程營收分別為 0.46 億元、1.24 億元、4.38 億元,復合增長率為 208.44%;凈利潤分別為 -18.40 億元、-16.73 億元、-14.92 億元;研發費用分別為 11.16 億元、13.34 億元、13.59 億元。截至 2024 年年底,該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為 12.07 億元。
同期,其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70.71%、25.87%、-70.08%。
其中,AI 智算及專業圖形加速產品性能較高,貢獻毛利金額較大。桌面級圖形加速產品毛利率為負,主要由于中低端市場面臨國際品牌的激烈競爭,導致該公司產品銷售價格存在一定壓力。摩爾線程已調整業務戰略重心,將資源集中于高毛利、高性能的細分市場。
摩爾線程的收入主要來自 AI 智算、專業圖形加速、桌面級圖形加速領域,已推出不同性能的多款 GPU 芯片產品,應用于公司的板卡、一體機、集群產品。
其資金實力及研發投入與國際龍頭企業之間仍差距明顯。英偉達截至 2024 財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有價證券達到 432.10 億美元,2024 財年研發費用為 129.14 億美元。
報告期內,該公司現金流量情況如下:
摩爾線程正在進行的主要研發項目及進展情況具體如下:
同時,摩爾線程深度適配中國計算產業標準及生態需求,支持 x86、Arm、LoongArch 等主流 CPU 架構,以及麒麟、統信、Windows、OpenEuler 操作系統。
其核心研發人員有 4 位,分別是 CTO 張鈺勃、芯片研發部總經理馬鳳翔、軟件研發部總經理楊上山、云計算與人工智能事業部總經理王華。
摩爾線程的主要產品產銷率如下:
2023 年至 2024 年,摩爾線程產品性能指標逐步提升、產品體系更為完善,主要銷售產品中,除專業圖形加速板卡與桌面級圖形加速板卡外,單個合同金額較大的 AI 智算產品與專業圖形加速集群設備銷售占比相較 2022 年度增長,因此其 2023 年與 2024 年向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維持較高水平。
報告期各期,摩爾線程向前五名供應商采購金額占同期金額的比例分別為 58.00%、48.04%、62.63%,不存在向單一供應商采購比例超過 50% 的情況。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摩爾線程股本總數為 40,002.8217 萬股,第一大股東南京神傲持股 14.5455%,是公司創始人持股平臺;第二大股東是創始人、實際控制人張建中,持股 11.0598%。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摩爾線程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直接或間接持股的情況如下表:
結語:單芯片架構同時支持多類應用,加快 GPU 自主可控勢在必行
摩爾線程在國內 GPU 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基于自研 MUSA 架構,率先實現了單芯片架構同時支持 AI 計算加速、圖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學計算、超高清視頻編解碼的技術突破,推動了我國 GPU 產業的自主可控進程。
2023 年 10 月,美國將摩爾線程列入 " 實體清單 "。雖未對其銷售產品、提供服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但限制了該公司獲取受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管制的商品、軟件和技術。
當前英偉達 CUDA 生態在行業生態內處于壟斷地位,國內 GPU 企業均在拓展業務方面面臨 GPU 芯片研發難度高及計算生態壁壘構建困難的挑戰。
客觀來看,摩爾線程與英偉達等國際巨頭相比,在綜合研發實力、核心技術積累、產品客戶生態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過本次上市,摩爾線程計劃持續加大創新項目研發投入,繼續響應國家關于 " 加快推動關鍵技術自主可控 " 以及 " 建設新型算力基礎設施 " 等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