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王杰仁
實習生丨劉欣
出品丨鰲頭財經
近期,北交所官網顯示,上海巴蘭仕汽車檢測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巴蘭仕 ")IPO 上會獲得通過。此次巴蘭仕擬募集資金約 3 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擬用于投資汽車維修保養設備智能化改造及擴產項目、舉升設備智能化工廠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此次北交所特別關注巴蘭仕的業績穩定性等情況,進行了關注和問詢,歷史上,巴蘭仕也存在多次股權代持等不合規事項,這或許是其前兩次的 IPO 失敗的原因之一。
01
三次沖擊 IPO
上半年業績增長停滯
巴蘭仕的 IPO 幾經波折。2017 年 9 月,公司在中德證券的保薦下首次報送招股書沖擊上交所主板,但因上市計劃調整于 2018 年 4 月撤回。2019 年 11 月,公司重新開始接受國金證券的上市輔導,又在 2022 年 7 月終止輔導。2023 年 3 月,公司股票開始在新三板掛牌,然后又經歷了新三板摘牌,于 2023 年 11 月重新啟動上市輔導,上市目的地轉向北交所。
歷經 8 年,巴蘭仕如今終于站在了資本市場的大門口。
從招股書來看,巴蘭仕成立于 2005 年 1 月 7 日,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第一大股東蔡喜林持有公司 18.27% 的股份,第二大股東上海晶佳持有公司 12.17% 的股份,第三大股東馮定兵持有公司 11.45% 的股份。公司前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相近且均未超過 30%,單一直接股東若僅依其持有的股份不足以對股東會決議產生決定性影響,因此公司無控股股東。
蔡喜林、孫麗娜夫婦為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兩人均擁有匈牙利永久居留權,蔡喜林今年 66 歲,較孫麗娜大 23 歲。
公司是國內汽車維修保養設備行業規模較大的制造商,主要產品包括拆胎機、平衡機、舉升機以及冷媒回收加注機、氣動抽接油機等汽車養護設備及其他設備。
根據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預測,上半年業績表現有停滯趨勢,預計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 5.13 億元至 5.3 億元,同比增長 0.36% 至 3.68%,歸母凈利潤預計為 7050 萬元至 7400 萬元,同比增長 1.65%-6.70%。
02
靠外銷和貼牌,成業績隱患
從業務模式來看,巴蘭仕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外銷,外銷收入占比分別為 75.91%、74.06% 和 75.59%,外銷收入主要分布在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地區。
過度依賴外銷也讓巴蘭仕面臨業績下滑的風險。巴蘭仕在招股書提到,外銷收入受外銷區域貿易政策、外匯管制以及美元匯率波動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全球或公司主要市場的宏觀經濟和下游市場需求波動,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影響。此外,公司產品主要原材料為鋼材等,鋼材價格波動影響產品材料成本,產品產量變動亦會影響產品單位成本,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影響。
另外,巴蘭仕的外銷主要為貼牌模式,境外客戶主要為當地汽車維修保養設備品牌商,貼牌模式下,公司不能貼上自己品牌,終端用戶也不能直接獲取公司產品信息,因此存在著風險。例如如果公司未來主要貼牌客戶出現收入規模大幅下降、經營不善等問題,或公司不能達到主要客戶產品開發或質量要求,亦或出現其他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導致主要貼牌客戶與公司減少合作或出現訂單下降的情況,都將對業績產生影響。
03
11 次股權代持
巴蘭仕在公司治理和股權方面,也存在明顯瑕疵。巴蘭仕在新三板掛牌期間,2024 年 9 月 25 日,全國股轉公司出具《關于對上海巴蘭仕汽車檢測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采取口頭警示的送達通知》,稱因發行人申請掛牌期間未披露股份代持事項和員工持股平臺份額代持事項,且相關股東上海晶佳和股東文元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對上述主體采取口頭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根據招股書,巴蘭仕歷史上曾存在多次股權代持,涉及發行人及員工持股平臺,其中,公司層面股權代持共計 5 次,員工持股平臺層面股權代持共計 6 次。
監管部門對于巴蘭仕股權代持是否徹底清理,清理過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否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發行人目前是否仍存在股份代持等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
巴蘭仕表示,發行人層面股權代持形成時間發生在 2005 年 1 月 -2021 年 11 月,代持解除時間發生在 2013 年 6 月 -2024 年 5 月。員工持股平臺層面股權代持形成時間發生在 2014 年 7 月 -2021 年 4 月,代持解除時間發生在 2017 年 7 月 -2024 年 6 月。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上述股權代持關系均已解除,代持雙方不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上述股權代持解除后,發行人不存在股權代持的情況。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