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期增長引擎,中國市場正成為特斯拉作為最堅強的 " 后盾 "。
7 月 15 日,特斯拉中國全新車型—— Model Y L 亮相工信部最新一期新車公示目錄,該車型產品型號為 TSL6500BEVBA0,為 6 座車型。同時,特斯拉中國在其微博發文稱,"Model Y L,金秋見!"
" 推出六座版本的新車型,表明特斯拉正承受著中國市場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 在業內人士看來,憑借產業鏈低成本優勢,特斯拉此前在銷量與利潤上遙遙領先,但隨著 " 價格戰 " 的加劇,本土品牌迅速適應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并且在配置、用戶體驗和價格上趕超特斯拉," 可以說,曾經的行業顛覆者,正站在被顛覆的十字路口。"
數據顯示,2025 年二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一共生產了 410244 輛純電汽車,交付了 384122 輛。其中,上海超級工廠共交付 128803 輛,為特斯拉貢獻 34% 的銷量,這意味著每賣出三輛特斯拉,就有一輛由中國消費者買單。而這一依賴度在 6 月達到高峰:國內交付 61484 輛,創季度單月新高,環比增長 59%,同比微增 3.7%。
產品結構固化問題亦在集中爆發。在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場競爭中,特斯拉在主流市場的車型仍只有 Model 3 和 Model Y,今年上半年兩款車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卻同比下降 11.32%、16.71%。其中,Model Y 市場占比減少 1.52 個百分點。
6 月 26 日,小米 YU7 上市一小時大定 28.9 萬單,這款直接對標 Model Y 的車型,憑借高性價比和強勢營銷正在直接分流特斯拉用戶。實際上," 全面對標 Model Y" 幾乎是新能源汽車界屢見不鮮的宣言,已經上市的樂道 L60、極氪 7X、智界 R7、阿維塔 07、比亞迪唐 L 等車型均對標該車型。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曾對記者表示,Model Y 在 25 萬元這條價格線上形成了一個引力場。" 這一價格線上邊、下邊有很多非常棒的車 ";今年 1 月,小鵬汽車在煥新 Model Y 發布之前更是宣稱," 小鵬 G7 可能是今年 25 萬級最具競爭力的 SUV"。
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零售份額中,新勢力(蔚小理、小米等)同期占比為 19.5%,同比增長 4.5 個百分點,特斯拉同期占比為 4.7%,同比下降 1.6 個百分點。
" 留給特斯拉的轉型時間,已越來越少。" 前述業內人士認為,早期特斯拉搶占市場先機迅速提升銷量,但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率提升、市場競爭者增多,以及市場研發提速、車型快速迭代和價格不斷下探,特斯拉面臨一定壓力。因此,更智能、更低成本的新車型的到來,將成為特斯拉下一個增長周期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