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19 世紀 70 年代的海風
掠過夏威夷的椰林,
一棵來自廣東香山的荔枝樹苗,
正隨著貨船的顛簸穿越重洋。
" 嶺南佳果 " 荔枝人工栽培技術傳播至全球的歷史,大致可追溯至 17 世紀末。在荔枝向美國的傳播歷程中,夏威夷成為最早引種之地。
19 世紀 70 年代,廣東香山籍(今珠海香洲)華商陳芳,將家鄉的一棵荔枝樹苗帶到夏威夷,此為中國荔枝移植到美國的最早一株。
從最初的移植嘗試,到如今成為當地民眾喜愛的水果,百余年間承載著無數人的努力與情懷,廣東荔枝文化也在美國延續、傳播。
炎炎盛夏,荔枝飄香,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廣東荔枝赴美往事!
第一位將荔枝樹
移植到美國的華人
1849 年,年僅 24 歲的廣東香山籍人士陳芳,隨伯父登上一艘滿載中國貨物的商船,漂洋過海抵達夏威夷務工謀生。
初到夏威夷,陳芳在伯父的雜貨鋪里打工。19 世紀 60 年代,陳芳與同鄉攜手創辦了 " 芳植記 " 商號,專營中國貨物,兼做批發生意。1870 年," 芳植記 " 成為夏威夷著名的華資商號,系夏威夷八大企業之一。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切斷了對北方蔗糖的供應,陳芳捕捉到了這一商機,依靠其在夏威夷投資的甘蔗園,向美國北方大量傾銷蔗糖,迅速積累財富,成為當地華僑首富。此后,他的商業版圖不斷拓展,涉足甘蔗種植、制糖、地產等多個領域,還購置了一艘往返于夏威夷與中國的貨船。
在這段輝煌的創業歷程中,陳芳還做了一件極具情懷之事——將家鄉廣東的荔枝樹移植到夏威夷。
19 世紀成功栽種于陳芳的莊園
由珠海市檔案館、珠海市前山中學編著的《百年香洲》記載道,在經營種植園時,陳芳大膽進行花木的移植,先后將中國的荔枝樹、榕樹、木蘭花、玫瑰花和雞冠花移植到他的種植園。這些花木經他的精心照料,在夏威夷島上繁衍,并被稱為 " 中國情調 "。
據 1880 年《波利尼西亞報》(該報為 19 世紀夏威夷王國官方報紙)記載," 糖業大亨陳芳從廣東運來一批荔枝樹苗,試圖在威陸庫的酸性土壤中培育這種東方珍果。" 夏威夷州立檔案館保存的陳芳土地登記文件(1870 – 1890 年)中,標注其莊園內設有 " 中國果樹苗圃 "。
美國農業部及 Sing Chong、Wong Kwai 等人也曾引進過荔枝。然而,運輸途中及抵達后死亡率非常高,因此成功存活并長成的荔枝樹極少。有記錄顯示,一次引進的 400 棵荔枝樹中僅存活 4 棵。這些損失,部分歸因于運輸時樹苗尚未形成穩固的根系,部分則由于遠航及未做防蟲害處理措施所致。
據 1917 年出版的《荔枝在夏威夷》記載,首棵荔枝樹于 1873 年前后引入夏威夷,栽種于陳芳的莊園內,當時是夏威夷最負盛名的荔枝樹。據說在普通年份,這棵單株荔枝樹的果實售價高達 75 美元甚至更高,可見這種水果在當時極其稀有和珍貴。
廣東香山荔枝移植海外成佳話
1879 年,陳芳成為夏威夷樞密院首位華人議員。同年,清政府擬在夏威夷設立商董,經 " 中國留學生之父 " 容閎的極力推薦,任命陳芳為清政府駐夏威夷首任商董,其府邸成為華商董事會駐地。1881 年,華商董事會改為領事館,陳芳被任命為首任領事,從此夏威夷華人得以享受領事保護權。
夏威夷海岸的觀光大道上有一排雕塑,介紹當地有影響力的歷史名人。第一個是發現夏威夷群島的英國航海家詹姆斯 · 庫克,第二個是統一夏威夷群島的夏威夷第一代國王,第三個就是陳芳和他的夫人。
1890 年,陳芳決定出售夏威夷的產業,攜 60 萬美元回到家鄉廣東珠海梅溪村,并在這里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院落。多年后," 陳芳故居 " 展覽上展出的荔枝移植史料及夏威夷荔枝樹老照片,確認了這段廣東荔枝移植海外的佳話。
值得一提的是,陳芳在夏威夷的故事還有奇妙緣分——他首次踏上夏威夷土地的三十年后,另一位廣東人也遠渡重洋來到夏威夷。后來,此人還獲得了陳芳次子陳席儒的革命資助,他就是孫中山。
深受美國消費者喜愛
百余載后的盛夏,帶有廣東基因的荔枝已廣泛出現在美國各大商超,備受當地消費者的喜愛。同時,旅居當地的中國同胞也紛紛尋覓這熟悉的味道,以解思鄉之情。
" 荔枝非常大,像乒乓球一樣,果肉也很厚。" 居住在美國芝加哥的中國人瑞斯(化名)分享了其在夏威夷一家農場購買荔枝的體驗,稱 " 這是我在美國吃過最好吃的。"
一顆荔枝,
從嶺南的枝頭到太平洋的彼岸,
不僅是植物的遷移,
更是鄉愁的延續——
那些藏在年輪里的牽掛,
那些浸在果肉中的情懷,
早已隨著果香,
在時光里釀成了
跨越山海的文化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