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步,廣汽集團要進入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就不得不考慮皮卡車的車型安排,丟掉這個份額非常可惜。" 馮興亞表示,在中國,皮卡曾長期按商用車管理,受城市通行限制影響,銷量規模有限。但放眼全球市場,皮卡年銷量高達 600 萬輛,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廣汽集團國際化戰略的推進,皮卡車型在國際市場布局中不可或缺。
廣汽集團進軍皮卡領域,主要著眼于海外市場,產品設計與規劃將聚焦海外,同時兼顧國內市場需求。據悉,GAC PICKUP 01 量產預計還需兩年時間,有望在 2027 年左右與消費者見面。
在此次上海車展上,廣汽集團還展出三個自主品牌旗下的三款全新車型,包括:廣汽埃安與滴滴共同推出的首款前裝量產 L4 級高度自動駕駛車;廣汽傳祺與華為乾崑、寧德時代聯合開發的傳祺向往 S9;廣汽昊鉑全新獵裝概念車 EARTH 大地。其中,埃安 L4 級自動駕駛車成為車展上的一個焦點。在眾多車企仍聚焦 L2、L2+ 級別自動駕駛競爭時,廣汽集團率先推出 L4 級自動駕駛車型,顯示出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工信部近期對汽車行業智能輔助駕駛功能過度宣傳的現象進行規范,因此 2025 年上海車展現場," 輔助駕駛 " 取代了以往的 " 自動駕駛 "" 高階智駕 " 等表述。對此,馮興亞表示,安全不是配置、不是選裝,而是基本的底線,不能離了安全談智駕。當前市場銷售的汽車搭載的多為 L2 級技術,無論何種命名方式,核心均為輔助駕駛,工信部對廠家宣傳的引導與規范十分必要。
馮興亞還透露,今年將有更多中級甚至 A 級車型搭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汽車智能化發展已步入 " 下半場 "。面對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新挑戰,廣汽集團將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應對:第一,堅持自主研發;第二,和優秀的科技型企業合作。
" 在產品智能化方面,廣汽既有自主研發成果,也積極開展聯合開發,共同構建廣汽產品智能化的領先優勢。我們追求產品智能化領先,并非完全依賴自主研發,部分成果源于與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但廣汽不會放松智能化能力建設,核心能力、智能化能力及產業鏈智能化能力才是立足之本,必須持續保持與強化。" 馮興亞說道。
當前,廣汽集團處于內部改革的關鍵階段。2024 年 11 月,廣汽集團發布了為期三年的 " 番禺行動 ",目標是到 2027 年實現自主品牌銷量占集團總銷量的 60% 以上,并挑戰 200 萬輛的銷量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廣汽集團開啟了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模式,并推進整合營銷等領域的內部改革。
經過半年時間,改革成效如何?馮興亞表示:" 三大改革內容已基本調整到位,各項改革措施有序推進。部分新到位的部門尚在磨合期,但組織架構調整與流程理順工作已基本完成,改革成效正逐步顯現。"
具體來看,廣汽集團的三大改革舉措包括:第一,集團管控模式轉型,從戰略管控向經營管控轉變。集團發展初期以合資起步,管理模式按戰略管控建立,但隨著自主品牌崛起,原有模式難以滿足發展需求。集團親自操刀自主品牌運營,確保資源有效落地,推動自主品牌發展。
第二,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以往自主品牌分散運營,研發、生產、銷售環節協調效率低,市場響應速度慢。此次改革旨在實現研、產、供、銷一體化,提升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增強行動一致性。
第三,產品開發流程再造。廣汽集團引入 IPD(集成產品開發)模式,對產品開發流程進行全面梳理與重構,并成立產品本部。同時,將研究院劃分為造型設計研究院、整車開發研究院和平臺技術研究院,構建 " 一部三院 " 研發體系,實現以產品與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產品開發模式。
此外,據馮興亞透露,廣汽集團后續還將推進分配體制與干部人事體制改革。目前,集團已發布五個崗位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包括 CMO 首席營銷官及四個企業一把手職位,招聘范圍覆蓋全球,旨在通過內部與外部人才同臺競技,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產品方面,在自主一體化運營模式下,廣汽集團為傳祺、埃安、昊鉑建立了三個團隊,這一舉措旨在避免產品聚集和同質化問題,確保每個品牌都能保持獨特的品牌調性和市場競爭力。 具體來看,未來傳祺、埃安、昊鉑三個品牌將按照各自的品牌基因發展,其中昊鉑定位 " 科技、豪華、高品位 ",傳祺定位 " 主流、大氣、高品質 ",埃安定位 " 先進、新潮、高品質 "。
傳祺、埃安、昊鉑三個品牌在未來三年內將合計推出 22 款新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品牌營銷領域負責人黃永強表示,其中昊鉑承擔廣汽集團的高端化重任,廣汽集團會將最高端技術搭載在昊鉑品牌上。而這些科技一旦應用成熟以后,可能也會下放到傳祺或者埃安品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