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賦予了 2025 年全新的、值得銘記的意義:" 虧本 " 賣車,合資集體突破思維枷鎖!
4 月 15 日,廣汽本田 P7 上市,售價 19.99 萬元 -24.99 萬元,與此同時,東風本田 S7 官降,與姊妹車型 P7 同價,重點是,武漢官號也大張旗鼓為其打 CALL。
過往,國外品牌技術加持,成就自主品牌;而今,自主品牌技術反哺,成就國外品牌。汽車產業優勝劣汰屬正常發展軌跡,合資品牌的妥協,是對自主品牌技術的認可與正視。
事實是如此,但承認是難事,這和去年 10 月馬自達 EZ-6 上市前后的推廣期對深藍汽車極力避諱,形成巨大的反差。半年的時間,風向大變,豐田、本田、日產三個大體量級的品牌,在自主品牌的 " 淫威 " 之下,選擇了妥協——吃紅利的方式,從 2025 年開始調轉方向。
說到底,全新賽道,需要接受陣痛期,而對于合資品牌,愿意虧本賣車,是一種質變,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而今選擇了妥協,就是必然選擇了接受陣痛期。4 月 25 日,廣汽集團發布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廣汽集團一季度營收 196.50 億元,同比下滑 7.95%,凈利潤 -7.32 億元,同比下滑 159.95%。
產銷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廣汽累計銷量 37.11 萬輛,同比下滑 9.42%。看似慘烈,但要明白的是,2024 年的累計銷量同比下滑幅度高達 20.04%。選擇了一口價策略,也選擇了新能源新車以低價打爆市場的策略,先行保住份額,暫時犧牲利潤,接受陣痛期,就要接受這份成績單。
銷量,也在變化。2024 年,上汽累計銷量 401.30 萬輛,同比下滑 20.07%,痛失中國車企第一把交椅;今年前 3 個月,上汽累計銷量同比增長 13.27%,上汽通用即將摘掉 " 拖油瓶 " 的稱號。
" 王賈 " 組合雷厲風行,讓上汽集團早早步入陣痛期,成效相當明顯。
當然,這里邊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準確數據。但可以對比,如,按照以往的油車,同級別里面,自主品牌相比合資品牌便宜 5 萬元左右;而今,鉑智 3X 和零跑 B10 基本同價,看似擠掉了 5 萬元左右的利潤,可也得明白,極致控本的零跑有利可圖,供應鏈成熟的豐田未必就沒錢可賺。
" 油電平權 ",不用等了,油車只能靠著一口價茍延殘喘,在這全新的新能源的賽道里,趕緊摸透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視頻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