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群媒體人、開發者、醫學專業人士聚在一起,共同回憶著這十年來的經典時刻,并以此為契機,討論著 Ta 們各自的經歷與感受。
那么為什么 Apple Watch 會這么強?透過與各方面的溝通以及相關資料,我們三易生活也整理出了其中的一些脈絡。
十年時間," 蘋果表 " 從時尚單品到健康伙伴
幾年前,我們三易生活曾在相關內容中 " 回憶 " 過安卓智能手表的早期歷史。當時我們指出,最早期的安卓智能手表之所以普遍市場表現不太盡如人意,與當時谷歌找的一批手機廠商缺乏對時尚腕表的審美能力,將 " 智能手表 " 純粹做成了腕上顯示器的造型有著很大關系。
在健康相關功能上,Apple Watch 一直是行業先驅
那么 Apple Watch 的健康、運動功能設計,到底又要比其他智能手表強在哪里呢?根據官方的說法,他們的優勢主要可以總結為兩點,即 " 起步早 " 和 " 功能設計足夠專業 "。
當時間來到 2018 年之后,隨著 ECG 心電圖、心率不齊提示、跌倒檢測等一系列更為專業的健康監測功能上線,就開始看到有越來越多關于 Apple Watch 在關鍵時刻即時發出健康警告,或是幫助用戶更快得到救助,并最終挽救生命的相關報道。
差不多就是從那個時刻開始,Apple Watch 成功 " 破圈 ",不僅被越來越多的健身人士選擇,更成為了專業運動員的 " 訓練搭子 ",以及許多老年用戶隨時監測身體狀況、防患于未然的首選。
自研硬件優勢太大,讓功能更難以被模仿
此外,雖然蘋果方面并特意強調,但實際上他們為 Apple Watch 配備的自研 S 系列 SiP 芯片,也成為了 Apple Watch 無論在健康監測精度、還是其他日常功能體驗上,都遠遠凌駕于其他競爭對手的重要因素。
這是什么概念呢?簡單來說,SiP 10 的整個架構設計,幾乎都來自于 2023 年秋季亮相的 A17 仿生芯片。相比之下,其他那些 " 安卓系 " 全智能手表主控,除了三星 Exynos W1000 使用了 2020 年的 Cortex-A78 大核架構之外,諸如驍龍 W5 Gen1 這樣的方案,甚至還在用著 2012 年的 Cortex-A53 小核。
只能說在基礎硬件設計這個層面上,如今的 Apple Watch 實在是已經比競爭對手領先了太多。
比如如今在 Apple Watch 的 AppStore 里,就能找到一款名為《Grow》的軟件。它不只會為 Apple Watch 增加更多源自藝術家設計的精美表盤,更是會給 Apple Watch 的 HRV 心率變異性、實時壓力監測功能,帶來更加有趣的界面和貼心提示。這種甚至相當于給 Apple Watch" 重做 " 了一整套 UI 的 App,在其他品牌的智能手表上可從來沒有出現過。
在智能手表上談性價比,Apple Watch 沒有對手
如果現在的智能手表市場還與十年前一樣,大家主要是將其作為一種 " 時尚性 " 的數碼裝飾品,那么 Apple Watch 的優勢可能還沒這么巨大。但當智能手表現在已然成為大家不可或缺的 " 健康伴侶 " 時,獨家硬件所帶來的算法和功能優勢,實際上就已經讓 Apple Watch 客觀具備了相比其他競爭對手巨大的 " 性價比 " 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