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视频观看-91视频观看免费-91视频免费网址-91视频免费网站-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推荐在线-国产日产欧美a级毛片

關于ZAKER 合作
鈦媒體 13小時前

一季度手機大戰:華為小米誰是第一?

文 | 定焦 One(dingjiaoone),作者 | 金玙璠,編輯 | 魏佳

國補之下,手機市場大變天,廠商廝殺更激烈。

最近,2025 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銷量排名陸續放榜。

但當國內手機市場三份報告(IDC、Canalys 和 Counterpoint)公布后,消費者懵圈了:小米和華為,到底誰是第一?哪個口徑更有參考價值?

從出貨量來看,小米時隔十年重返第一名。過去三年,vivo、蘋果都登頂過中國手機市場第一。

但看銷量,華為是第一,而且市場份額領先小米將近 3%。

第二梯隊的 " 藍綠大廠 "OPPO、vivo 則在國內和海外上演著 " 搶位戰 ":

在國內市場,敢在高端砸錢的 OPPO,因為出貨量增速更快,排名第三;vivo 跌至第四,不僅被 OPPO 反超,更被小米、華為甩開身位。但看銷量,vivo 排第二,市場份額領先 OPPO 2.4 個百分點;

在海外市場,OPPO、vivo 的出貨量分列第四、第五,它們一個重點運營東南亞,一個主攻印度市場,兩家的市場份額差距已經縮小到了 0.3%。

如果說國補下的一季度,小米、華為 " 吃肉 ",OV" 喝湯 ",那蘋果就是被 " 雙殺 ":無論是出貨量還是銷量,都在前五名中墊底——出貨量同比暴跌 8% 以上,實際銷量降了 7.7%。這是蘋果在中國市場連續多個季度下滑后的又一低谷。

數據打架背后,是廠商們的 " 算盤 " 打得震天響。我們不妨根據三家機構數據交叉驗證、從出貨量和銷量兩個口徑切入分析," 誰才是真第一 "?

國內市場,在 " 出貨量增速>銷量增速 " 的趨勢下,出貨量需轉化成實際銷量,我們還需要用更長時間觀察,誰搶的是數字面子,誰掙的是市場里子?

放眼全球,真正的硬仗才剛剛開始。三星用 " 高端守門 + 中端掃貨 " 的機海戰術重返第一,蘋果靠 " 激進備貨 + 布局新興市場 " 悶聲發財,而國產軍團的挑戰很明確:如何在三星的 " 機海 "、蘋果的 " 生態 " 夾縫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新興市場爭奪中,除了價格戰還能靠什么?高端戰場上,折疊屏和 AI 技術能否成為破局的關鍵?

小米、華為誰是第一?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的 " 第一 " 突然成了 " 羅生門 " ——

先是 " 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 刷屏,后是雷軍為 " 小米手機時隔十年重回第一 " 發微博慶祝,消費者懵了:怎么有兩個 " 第一 "?

這兩個 " 第一 " 都來自權威數據機構,只是三份報告是兩種統計口徑:

IDC、Canalys 統計的是 " 出貨量 "(Sell-In),也就是手機廠商向經銷商發貨的數量。這兩份數據均顯示,一季度出貨量第一的廠商是小米(1330 萬臺),出貨量第二是華為(IDC 口徑是 1290 萬臺,Canalys 口徑是 1300 萬臺,兩者相差不大,數據為四舍五入后的取值)。

根據 IDC、Canalys,小米出貨量排第一

Counterpoint 統計的是 " 銷量 "(Sell-Through),即終端經銷商將手機實際賣到消費者手中的數量,約等于用戶激活量(用戶購買后不激活的占少數)。這份報告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銷量份額第一的廠商是華為(19.4%),第二是 vivo(17%),小米(16.6%)排第三。

根據 Counterpoint,華為以 19.4% 的份額排第一

為何數據差異這么大?哪個口徑更有說服力?

手機行業從業者陳凱打了個比方,這就像超市進貨(出貨量)和顧客買單(銷量)的區別。

我們常看到的季度手機廠商排名,多是根據出貨量數據,也就是廠商向全國連鎖渠道商(大商,如京東、蘇寧等)、省級總代理(省包)的出貨量。

出貨量反映的是廠商的鋪貨速度和渠道掌控力,但也有局限。例如,廠商為沖季度目標向渠道壓貨,出貨量雖高,但經銷商庫存積壓,不能完全反映真實需求。

銷量直接體現消費者購買行為,比如,華為因為 Nova 系列中端機和暢享系列千元機熱銷,實際賣給消費者的量更多,所以在 Counterpoint 的銷量榜單中勝出。但銷量的局限在于,統計周期可能滯后,且難以覆蓋所有渠道,例如,線下小店數據采集困難。

這兩個口徑都非常有價值,既對應著產業鏈不同環節的焦慮,也給外界提供了互補信息。

出貨量是手機廠商的 KPI,關系到上游芯片采購、工廠產能規劃。如果是投資或行業分析,可以通過出貨量了解廠商短期策略,比如小米通過 " 人車家生態 " 聯動提前布局渠道、OPPO 為應對關稅波動備貨。

銷量則是渠道商的生死線,直接決定庫存周轉和現金流。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想根據市場真實需求買手機,就看銷量榜單,畢竟銷量口徑更接近真實市場熱度。

當然,我們還可以結合出貨量和銷量兩個口徑,來看小米和華為 " 第一之爭 " 的含金量。

小米以將近 40% 的增速,成為國內市場出貨量第一,更多是靠國補紅利和生態打法(手機、平板以及各種家電 IoT 產品的補貼聯動)向渠道快速鋪貨。

國補政策規定,1 月 20 日起,購買 6000 元以下的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核心件(如智能音箱)等,每件補貼比例 15%,每件補貼不超過 500 元,不限國產進口、線上線下。

渠道人士李均向「定焦 One」表示,小米手機線上線下統一價的策略,疊加補貼后渠道利潤有保障,經銷商囤貨意愿強;" 雷軍個人為汽車產品增加熱度,小米品牌熱度提升,也帶動了手機等產品的銷售,最大化地利用了國補 "。

但小米銷量增速(16.5%)低于出貨量增速,說明部分手機積壓在渠道中。這種現象在促銷季前比較常見,廠商會提前壓貨搶占渠道份額。這也意味著,還需在二季度觀察是否轉化為實際需求,以及警惕未來去庫存的壓力。

相比之下,華為銷量增速(28.5%)遠超出貨量(10%),相對更健康。

一方面說明華為渠道去庫存的效率最高,甚至可能處于 " 搶貨 " 狀態,另一方面,反映了華為中端手機的爆發,以及旗艦機持續缺貨銷量卻仍能在 600-799 美元高端價格段表現領先(根據 Counterpoint),說明用戶粘性和真實購買力。

陳凱總結,華為目前的整體策略是,立足國內市場,憑借中端機走量,靠折疊屏立住高端形象。

近日,IDC 發布的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整個市場一季度出貨 284 萬臺,華為占據 76.6% 的市場份額,其他廠商中,榮耀和 OPPO 的份額均不足兩位數,小米和三星的份額更不到 3%。

相比其他手機廠商,小米勝在渠道策略和生態玩法,華為贏在高端盤。在補貼政策下,兩家各取所需,成為今年一季度的贏家。

國內市場:OV 排名洗牌,蘋果跌到第五

無論是 " 小米出貨量登頂 "、" 華為銷量領跑 " 的暗戰,還是 " 中國市場出貨量增長 5%、銷量增長 2.5%" 的大盤數據,都說明在 " 國補 " 政策的刺激下,今年一季度手機市場迎來回暖。國補激發短期需求的同時,也加速了廠商洗牌,市場排名因此大變。

除了小米、華為,也很有必要關注 OPPO、vivo、蘋果這三大廠商的生存策略。接下來,我們就根據 IDC(出貨量口徑)、Canalys(出貨量口徑)與 Counterpoint(銷量口徑)三家機構的數據交叉驗證,從出貨量和銷量兩個口徑切入分析。

先說 OPPO、vivo 兩家:

OPPO 因出貨量增長排名升至第三,但部分出貨量沒能轉化為實際銷量,銷量排名第四,反映出渠道存在一定壓貨風險;

vivo 通過主動清庫存,實現了銷量與出貨量的基本平衡,出貨量排第四、銷量排第二。

從價格段看,國補雖最高補到 6000 元,但更能刺激中端機的消費。因為 2000-3000 元機型(補貼后立減 300-450 元)本是國內手機市場的出貨主力,再加上補貼,對追求性價比的用戶吸引力更大。而這正是 OPPO、vivo 的主力市場。

但從渠道端看,國補更利好線上線下統一價策略的廠商(如小米),對線下渠道主導的 OPPO、vivo 形成一定挑戰。因為京東、天貓等平臺通過 " 國補 + 平臺補貼 " 雙重優惠,推動更多消費者轉向線上,線下門店客流被分流。這會沖擊依賴分層加價模式的線下經銷商體系,導致渠道積極性下降。

面對渠道動蕩,兩家有不同的應對策略。

OPPO 嘗試通過高端化(新上市的折疊屏 Find N5 系列增長較快)和渠道擴張(加速布局旗艦店,如武漢新店)對沖風險,但銷量下滑(-2.4%)反映轉型期的陣痛。

vivo 則是借 " 國補 " 主動清庫存,降低渠道壓力,雖增速平緩但風險可控。據李均了解,vivo 的策略是庫存管理優先短期出貨量排名,更有利于長期健康經營。

再來看中國市場中的蘋果。

前五大手機廠商中,蘋果是唯一一個出貨量(同比減少 8%-9%)、市場份額、銷量(同比降 7.7%)均同比下滑的廠商。這一季,出貨量和銷量都排名第五。

核心原因是定價與國補脫節,蘋果官方九成機型定價超過 6000 元,無緣國補。

供應鏈人士劉政稱,部分消費者因國補和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因素,轉向享受補貼的國產中高端機型。

渠道信心下降也導致蘋果出貨量下滑。蘋果依賴傳統高端線下渠道,但經銷商因官方降價擠壓利潤,以及庫存積壓風險,備貨積極性降低。

" 蘋果銷量下滑主要是因為高端市場正被華為蠶食 ",在劉政看來,華為通過自主生態、折疊屏、衛星通信等技術,以及更靈活的定價,分化了部分蘋果用戶。一位渠道商向「定焦 One」表示,"Mate 70 用戶中很大比例是蘋果用戶轉移來的。"

在中國市場,蘋果更應該擔心的是,生態壁壘和技術壁壘正在松動。如果短期內,沒有推出適配中國市場的 AI 手機或中端機型,份額可能繼續萎縮,長期看,蘋果還需重新評估高端化與本土化平衡策略。

當然," 最慘 " 的還是小廠。有了國補,消費者換手機更認大品牌,所以五大手機品牌之外的其他手機廠商的整體出貨量暴跌 7%,市占率從上一季的 23% 降到 20%。

目前,三分之二的份額被前四大廠商包攬,這意味著,中國手機市場越來越向頭部聚攏。

全球市場:三星蘋果搶第一," 中國軍團 " 有進有退

2025 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數據同樣值得關注,三家權威機構(IDC、Canalys、Counterpoint)均以 " 出貨量 " 為統計口徑,但結果有一定差異(出貨量總體增幅 1%-3%),頭部廠商排名也存在微妙區別。

首先看三星與蘋果的榜首之爭。

出貨量數據顯示,三星以微弱優勢超越蘋果,重回第一。這一季,三星通過高端機型(Galaxy S25)鞏固品牌溢價,同時靠中端產品(Galaxy A 系列,如 A36/A56)搶占份額。

不過,Counterpoint 認為三星在部分新興市場的增速不及蘋果,還強調蘋果實際銷量(sell-through)仍是第一。

今年 Q1,蘋果為了關稅避險激進備貨(提前向美國及其他市場大量發貨),以及為了應對中國市場疲軟、擴張新興市場(印度、中東等地),整體出貨量增幅達到 10%,創歷史新高。

因此,核心問題還是在于出貨量是否轉化為實際銷售,而三星和蘋果都需注意因渠道壓貨導致的庫存風險。

再來看中國手機廠商的出海表現。

小米是最成功的,目前海外出貨占比 68% 左右,全球排名位居第三。

這一季,小米在全球市場的增幅較小(2.5%),主要的增長源還是中國市場的 " 國補 " 政策直接刺激了中端機的銷售;在東南亞市場仍穩定在第三名;最大的亮點是新興市場的開拓:子品牌 POCO 在非洲市場和傳音貼身肉搏;在拉美市場,則通過和本土電商合作(如 Mercado Libre)搶占中低端份額。

而在之前的基本盤印度市場,小米出貨量降到 400 萬部,同比下滑了 38%,市場排名第三。

OPPO 和 vivo 一直是國內外市場比較均衡的狀態,兩家廠商在全球市場處于同一競爭梯隊,份額接近,都在 7%-8% 左右,今年 Q1 并列四五位,但區域策略差異很大。

OPPO 主品牌在東南亞市場更強勢,重點運營印尼、菲律賓等區域。今年 Q1 東南亞市場的出貨量數據還沒公布,不過,根據 2024 年的數據,OPPO(18%)穩居第一,vivo(13%)排名第五。

vivo(22%)靠中低端機型(如 Y 系列)和促銷策略在印度市場拿到第一,OPPO(12%)和 realme(11%)分列四、五名。

整體看全球手機市場,需求側,消費者換機周期拉長、增長放緩,供給側,因為關稅博弈倒逼廠商提前出貨,但頭部廠商的競爭核心不變,仍然是高端市場決定利潤,新興市場決定規模。

三星和蘋果的競爭更加激烈,目前來看,三星的 " 機海戰術 " 能守擂但增收難度大,蘋果的 " 避險式增長 " 實際是利潤保衛戰,兩家未來的競爭可能還要看 AI 生態的落地速度。

小米 2025 年的全球化挑戰不小,因為印度政策反復,需在非洲、拉美復制 " 低價閃電戰 "," 但需重點考慮供應鏈的穩定性,以及歐洲數據安全審查等,這些都非常考驗小米的本地化能力 ",關注手機出海的從業者宋鑫表示。

vivo 憑借國內和印度市場優勢稍占上風,OPPO 則在高端化上發力,不過,兩者都面臨 " 高端突破難、全球化天花板明顯 " 的困境,接下來比拼的是技術底子夠不夠硬(例如折疊屏突破),以及策略能不能堅持到底(例如在東南亞、拉美市場的本地化)。

" 中國軍團 " 中還有一個變化是,傳音(Transsion)在全球前五榜單中消失了。

傳音一直是非洲市場 TOP1,市占率達到 50%,2024 年因為開拓東南亞和拉美市場闖入全球前五,然而,今年一季度進入 "Others" 之列。

宋鑫稱,是因為小米、OPPO 這些國產手機品牌在非洲市場的增速加快,傳音壓力很大。

傳音日前發布的 2025 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130.04 億元)同比下降 26%,凈利潤(4.9 億元)同比下滑近 7 成。

傳音的暫時掉隊恰恰說明,靠單一市場吃老本的時代結束了,如今已經轉向了 " 體系化作戰 ":

區域市場的價格壁壘很容易被攻破,沒有全球供應鏈、本地化生態的玩家,可能很快被 " 大廠降維打擊 ",未來能留在牌桌上的,必須是能充分把握技術、供應鏈、國際形勢這三股力量的 " 六邊形戰士 "。

* 應受訪者要求,陳凱、李均、劉政、宋鑫為化名。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熱門推薦

查看更多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线精品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 美女在线看永久免费网址 | 欧美亚洲日本在线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 欧美日韩高清不卡免费观看 | 久草免费在线播放视频 | 99免费在线播放99久久免费 | 亚洲最大网站在线 |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五月蜜桃 | 九一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亚洲网站黄色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第一 |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香蕉成人 | 末满18以下勿进色禁网站 | 自拍第1页| 日本专区|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交性视频免费看 | japanesevideo乱子|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 美女视频黄.免费网址 | 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 国产精品成人网 | 成年人黄页 | 亚洲综合久 | 中文字幕国产专区 |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看 |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91香蕉 |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 成人久久视频 | 免费乱码中文字幕网站 | 亚洲成在人 | 97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在线观看 | chinese宾馆自拍hd |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