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之星 吳凡
自 2019 年從父親祝義財手中接棒后,祝媛執掌的雨潤食品 ( 1068.HK ) 仍未擺脫虧損困境。2024 年,雨潤食品實現營收 9.92 億港元,較上年同期下滑 29.64%,連續 5 年呈負增長,股權持有人應占虧損收窄至 3900 萬港元,過去三年累計虧損 2.02 億元。
更嚴峻的是公司流動性壓力持續加劇。截至 2024 年末,資產負債率由 2023 年的 168.12% 攀升至 209.71%,債務結構呈現惡化。其中 3.44 億港元銀行借款及 2.51 億港元預提利息發生逾期,而公司期末現金及等價物僅 4100 萬港元。即便將 2.39 億港元非流動資產全額變現,仍無法覆蓋短期債務缺口。
上游業務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
近十年來,雨潤食品唯一一次盈利是在 2021 年,彼時公司實現收入 84.4 億港元,股權持有人應占利潤為 30.6 億港元,上年同期則為虧損 20.19 億港元。不過此番利潤大幅扭虧為盈并非其主業回暖,而是通過重整獲益。
證券之星了解到,雨潤集團曾年銷超千億,躋身過中國企業 500 強,旗下產業橫跨物流、地產、食品、旅游等領域,但也正是過度多元化埋下了債務隱患。2015 年起,公司因創始人法律糾紛、地產業務資金鏈斷裂等問題陷入危機,此后在 2020 年 11 月,雨潤集團正式啟動債務重整,主要方式包括:剝離低效資產、債轉股等。
雨潤食品 2021 年年報顯示,本集團共 44 家有關子公司自 2021 年 4 月 30 日經法院裁定被納入實質合并重整程序。由于此等公司主要為重負債公司,因此不再納入合并范圍后令雨潤食品年內確認的收益為 34.91 億港元。
盡管重整有利于雨潤食品輕裝上陣,但主業虧損的現狀仍沒有得到扭轉。2021 年至 2023 年,雨潤食品主營業務產生的虧損分別為:4.16 億港元、3400 萬港元和 2900 萬港元。2024 年公司則未披露該數據情況。
雨潤食品主要產品包括冷鮮肉、冷凍肉以及深加工肉制品,其中冷鮮肉和冷凍肉二者合計貢獻超五成營收,但該業務盈利能力長期處于低位,成為拖累公司經營的關鍵因素。
2021 — 2024 年雨潤食品冷鮮肉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探底,毛利率最高僅 2% ( 2021 年 ) ,2024 年進一步下探至 1.1%;冷凍肉業務則長期陷入虧損泥潭,毛利率常年為負值。2024 年,雨潤食品上游整體毛利率為 0.6%,低于同行業公司雙匯發展屠宰業 4.58% 的毛利率。
深加工撐起利潤卻減產能
相較之下,深加工業務盈利能力顯著優于冷鮮肉和冷藏肉。近年來雨潤食品聚焦高毛利的 " 哈肉聯 " 系列產品,2024 年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中,低溫肉制品與高溫肉制品毛利率分別達 29.5% 和 17.9%,整體毛利率 25.4%,較上年微升 0.5 個百分點。但與行業龍頭雙匯相比仍存差距,雙匯發展 2024 年包裝肉制品毛利率達 35.67%,較上年增長 4.01 個百分點。
2024 年,雨潤食品深加工業務實現營收 4.4 億港元,雖收入占比不足 50%,卻是公司核心利潤來源。但該業務產能從年產 3.6 萬噸縮減至 2 萬噸,公司稱因部分深加工廠房租賃協議于 2024 年 12 月 31 日到期,相關業務隨之終止。在公司流動性深度承壓的當下,不再續租深加工廠房或為降本舉措。
2024 年,雨潤食品的資產負債率達到 209.71%,較上年的 168.12% 進一步承壓。截至 2024 年末,雨潤食品未償還的銀行借款為 4.4 億港元。其中 3.44 億元的銀行借款和此等銀行借款及 2.51 億港元的應付利息出現逾期。
證券之星注意到,上述逾期的 3.44 億港元的銀行借款,系截至 2024 年末,國內一家銀行向雨潤食品旗下一家附屬公司展開的訴訟尚未完結,并要求及時償還 3.44 億港元的銀行借款或保證償還同等價值資產。
然而即便短期內償債壓力能得到緩解,但公司整體流動性危機仍未解除。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整體流動負債凈值為 8.72 億港元,而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約 4100 萬港元,非流動資產為 2.39 億元,即便全額處置亦無法覆蓋流動負債缺口,若未來銀行訴訟判決傾向于即時清償,或行業環境未現實質性改善,公司恐將陷入更嚴峻的經營危機。 ( 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 | 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