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公司的重新定位。"
作者:羅賓
編輯:tuya
出品:財經涂鴉(ID:caijingtuya)
近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寧德時代計劃將其換電與回收技術引入歐洲。寧德時代董事會秘書蔣理表示,換電模式在歐洲有巨大潛力,可以降低電池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電池更換技術尚未在歐洲大規模普及。對于消費者來說,在換電站的體驗與國外很多國家的自動洗車過程非常相似。電動汽車司機將車停在一個帶有集成系統的平臺上,該系統從車輛底部移除耗盡的電池,并用一個全新的、完全充電的電池替換它。整個過程大約需要 5 分鐘。
該服務模式的一項主要優勢是它使得汽車制造商(OEM)保留電池的所有權,這降低了車輛的初始價格,并為 OEM 創造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消費者可以通過租賃電池的方式使用電動汽車,OEM 或電池供應商則向消費者收取電池租賃費用,從而獲得穩定的收入。另一種收費方式是按需使用電池,類似于加油站的加油服務,消費者每次換電時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支付相應的費用。
歐洲換電市場的積極地位
當然,換電站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以及汽車 OEM 之間缺乏技術標準化(包括電池單元設計、換電接口設計等)兩大主要因素使換電的大規模推廣受到阻礙。
據此,CNBC 在日前關于寧德時代國際擴張的文章中采訪了多位產業分析人士。
咨詢公司 Fastmarkets 的電池原材料分析師 Cornor Watts 稱,寧德時代已經與中國的汽車 OEM 進行了大量合作,它在達成客群所需的標準化水平上處于有利地位。公司通過港股 IPO 募資后,也擁有了在歐洲開發基礎設施的必備資金," 在能夠開發出歐洲市場換電業務的公司中,寧德時代優勢最大。"
投資咨詢公司 Automobility 的創始人兼 CEO Bill Russo 表示,寧德時代的先發優勢有助于鎖定長期合同,因此在歐洲的定價權比在中國更強,從而支持在歐洲擁有更高的利潤率。
Russo 同時指出:" 匈牙利工廠是(寧德時代)進入歐盟市場的戰略門戶。匈牙利的地理位置使公司靠近各大主要 OEM,也可享受政府激勵措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 匈牙利電池生產設施是寧德時代此次 IPO 募投的主要項目。
戰略意圖:增強上游能力
不過,擴大換電等場景意味著更大的投資和一定的運營風險。實際上,為了真正開拓歐洲等海外市場,公司必須提升本地供應能力,以更好地服務歐洲客戶。此前,咨詢公司 Sino Auto Insights 創始人涂樂曾發文稱," 寧德時代似乎想要追求更高利潤率的業務,而它需要向電池制造和研發的上游發展才能實現。"
" 這可能意味著公司將把電池作為電網管理系統或者能源管理 / 存儲方案的中心支柱,而這些產品或解決方案將幫助公司在汽車 / 電動汽車領域之外創造商業機會,同時降低風險。"
他表示:" 每個人都想向上游拓展,無論是富士康、麥格納斯太爾還是蘋果。寧德時代在新能源領域是最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公司。" 因此,在他看來,這也是寧德時代在港股上市時重新定位自己為 " 零碳科技公司 " 的原因。
" 換電是充電領域的有效補充,在市場的某些地方是有作用的,但它不是解決我們問題的萬能鑰匙," 正如一位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高管對 CNBC 所述," 我們仍然需要足夠的新能源電池,仍然需要電池材料,無論是替換的電池,還是出廠配備的電池。"
本文由公眾號財經涂鴉(ID:caijingtuya)原創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系涂鴉君。
添加涂鴉君個人微信(ID:tuyaclub)
加入【公司情報社群】
參與資本市場討論
獲取一手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