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0 日,記者從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獲悉: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近日發布《陜西西安灞橋國棉五廠唐墓發掘簡報》。其中,考古人員在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街道紡織西街考古發掘的 3 座中晚唐墓葬有重要考古研究價值。
2020 年 8 月開始,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對紡織城街道紡織西街進行考古發掘,迄今共發掘漢唐以及明清時期墓葬 41 座。其中 3 座唐墓中,2 座墓出土有墓志,墓主為唐代軍吏田伾及其夫人馮氏,兩人均出身武官世家。
此次發現的 3 座中晚唐墓均為豎穴墓道土洞墓,共出土隨葬品 28 件 ( 組 ) ,包括墓志、塔式罐、陶俑、三彩抱幢獅子、銅鏃和銅錢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件制作精美、造型獨特的三彩抱幢獅子,通體施綠、黃、褐色釉,釉色紛繁復雜。
目前,在西安地區所見的唐三彩主要分為日用器具和模型器兩類。此前發現的三彩獅子模型大多為蹲坐狀,或昂首或低頭舐爪,未見有抱持經幢之造型。此次發現的抱幢獅形象進一步印證了獅子與佛教的密切關系,對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墓葬出土的 2 合墓志均為青石質,一為田伾墓志,另一為馮氏墓志。田伾墓志,蓋為方形,盝頂,頂面陰刻楷書 " 大唐故田府君墓志銘 ",志石為方形,四周略有殘缺,志文楷書,共計 351 字。馮氏墓志僅存志石,方形,四周略有殘缺,志文楷書,共計 625 字。
據田伾墓志記載,田伾系武官世家,屬于中層武官。馮氏為田伾夫人,其父為汾州軍將,亦為武官世家。田氏夫婦墓志還為揭示唐代家族內部嫡庶子女生活狀態提供了獨特視角。志文載,田伾與馮氏生有四子三女,并寫明子女官職、婚姻等信息。
考古人員發現,除馮氏所生的子女外,田伾的兩位沒有擔任官職的庶子未見載于馮氏墓志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唐代家族生活中嫡庶有別的社會觀念。此外,馮氏墓志撰寫者為 " 朝議郎前太府寺丞上柱國李述撰 ",由其子田文雅書,且在墓志后題 " 凡六百廿五字,嗣子文雅書 "。這在唐代墓志中比較少見。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考古發掘為研究關中地區中晚唐墓葬提供了新的材料。出土的墓志對研究唐代基層軍官家族生活具有重要價值,從側面揭示了唐代中晚期中央與地方藩鎮的政治格局,以及藩鎮幕府僚佐制度的興盛。
來源 / 金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