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江蘇。
投資界 - 解碼 LP 獲悉,近日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簡稱 " 江蘇省戰新母基金 ")出資組建的第三批產業專項基金組建方案通過省戰新母基金公司董事會決策,正式啟動。
此次組建的第三批產業專項基金總規模 155 億元,總共 5 只基金,其中 100 億元規模的合作類基金 1 只;40 億元的設區市產業專項母基金 2 只;10 億元的省屬企業產業專項基金 1 只;5 億元的未來產業天使基金 1 只。
起于 2024 年 6 月,江蘇省戰新母基金留給創投圈深刻印象,短短一年總規模超 1000 億。尤其是今年政府引導基金設立和出資已經明顯放緩,但江蘇依舊活躍。
最新 155 億
江蘇母基金又出資了
具體來看第三批母基金情況——
首先是 100 億元的合作類基金——誠通科創投資基金(江蘇)。這只基金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發起,聯合中國石化、中國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共同出資設立,是省戰新母基金與央企集團合作設立的首只產業專項基金,因此一度備受關注。
據了解,該基金將進一步深化央地全方位合作,推動央企產業鏈落地江蘇更好發揮戰新基金集群 " 撬動 " 效應和協同效應,助力江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投資方向上也將依托江蘇在新材料、先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扎實基礎和創新優勢,為早中期科技項目及產業化提供資本支持。
其次,設區市產業專項母基金包括 30 億元規模的江蘇徐州新興產業專項母基金和 10 億元規模的江蘇鎮江高端智能制造產業專項母基金。
前者由徐州市國盛控股集團發起,是省戰新母基金與徐州市合作組建的第二只產業專項母基金,重點聚焦新能源、集成電路、新材料、綠色環保、安全應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展開投資,助力徐州高水平建設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后者由鎮江國有投資控股集團發起,標志著戰新基金集群已經實現全省 13 個設區市全覆蓋,重點投資新能源、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低空經濟和空天產業、新型電力(智能電網)、海工裝備與高技術船舶、新材料等產業領域。
此外,規模 10 億元的省屬企業產業專項基金——江蘇農墾現代生物技術產業投資基金,由省農墾集團發起,立足省屬國企主責主業圍繞醫藥健康、生物農業、特色新型食品等相關領域開展直投,進一步加大省屬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
最后是未來產業天使基金——江蘇省新智未來產業天使投資基金,規模 5 億元,由江蘇高投集團和蘇州創新投資集團共同發起,重在支持更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推動通用智能、先進計算、第三代半導體、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前沿新材料、深海、深地、空天開發等未來產業領域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一是合作伙伴進一步增加,在第一批、第二批基金重點與設區市、省屬企業合作的基礎上,加強與中央企業合作,以更好發揮省戰新母基金撬動效應,推動央企優質資源落地江蘇省。
二是覆蓋區域進一步擴大,徐州、鎮江兩只產業專項母基金,投資方向符合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和地方產業發展規劃,具備產業基礎和發展前景,組建完成后,產業專項基金覆蓋全部 13 個設區市。
三是支持領域進一步拓展,江蘇農墾現代生物技術產業投資基金重在加強生物種業及醫藥健康產業布局,江蘇省新智未來產業天使投資基金將更多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
至此,江蘇省戰新母基金出資組建的產業專項基金累計已有41 只,總規模達 1069 億元,覆蓋江蘇省 13 個設區市和 6 家省屬企業。
江蘇母基金爆發
追溯來看,2024 年 6 月,總規模 500 億元的江蘇省戰新母基金正式啟動運行。基金重點投資江蘇省此前提出的戰略布局—— "51010" 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650" 產業體系、"10+X" 未來產業體系,以及符合國家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重點領域等。
這批基金由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 " 高投集團 ")管理。成立后即拉開江蘇母基金浪潮的序幕,這一年也被看作是江蘇省級母基金組建落地和啟動運作的元年。
隨即,首批產業轉向基金迅速組建。這批基金共 14 支,總規模 506 億元,其中包括 466 億的設區市產業專項母基金 10 支,40 億的未來產業天使基金 4 支,落地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徐州、揚州等 7 個地區。
緊接著今年 2 月,第二批產業專項基金在南京正式簽約,規模達 408 億元,22 只基金落地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 11 個設區市和 4 家省屬企業。至此,前兩批落地的基金在半年多里總規模就達到了 914 億元。
加上如今第三批基金,短短一年江蘇省戰新母基金出資設立的基金總規模就超 1000 億元,不論是規模還是設立速度都留給外界深刻印象。
常年被調侃的 " 散裝江蘇 " 在創投領域集體發力," 江蘇模式 " 愈發出圈。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 年第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江蘇募集基金 139 只,位居第二;江蘇投資案例 428 起,位居首位。相對來說,不論是單只基金設立,還是超級母基金的組建出資,江蘇的活躍度在今年各地都較為少見。
眾所周知,隨著今年國辦 1 號文《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后,各地引導基金設立愈發謹慎,放緩趨勢明顯。這樣的變化,勢必要深刻影響未來幾年的創投生態。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楊文靜,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7/552468.shtml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