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差評汽車部 ,作者脖子哥
奔馳、寶馬:喲,奧迪小老弟,你終于繃不住啦?
4 年前大張旗鼓說要全面電動化的奧迪,最近終于松口了。
不久前,現任奧迪 CEO 格諾特 · 多爾納在接受媒體 Autocar 采訪時表示,奧迪內部已經取消了 " 內燃機禁令 "。今后他們將推出全新的燃油、插混車型,確保未來七到八年的 " 靈活性 "。
在采訪中,多爾納還透露未來奧迪將主導大眾集團未來所有大型車型的硬件、軟件開發,包括高端的 SSP 純電平臺,讓全集團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預計首批基于 SSP 平臺打造的車型將在 2027 年末或 2028 年上市。
既然 CEO 都表態了,隨后中國奧迪也發表了公開聲明,表達全球市場各異,奧迪會盡可能以 " 靈活且穩定的方式提供差異化的產品組合 " ,說人話就是今后啥都要造,走一步看一步。
除了之前奔馳、寶馬、沃爾沃、福特等等一眾外國車企都在食言之外,奧迪自己其實一直都在放點消息出來試探市場。
首先就是今年 2 月份的時候,他們自己先把賣得差的 Q8 E-tron 砍了。
這車大伙可能沒啥印象,因為它 15 年概念車剛出來宣傳最猛的時候還叫 " 奧迪 E-tron"。
這可是奧迪的第一輛純電車,為了它,奧迪專門建了布魯塞爾工廠,聲勢浩大。意圖也很明顯,就是看特斯拉成功之后,用來對標特斯拉 Model X 的。
比如特斯拉電池包里面有 16 個模組,而奧迪 E-tron 有 36 個,模組越多,產生的損耗就越大,對能耗的管理要求就越嚴苛。
還有就是冷卻系統,特斯拉采用的是在電池中間走冷卻水道,而奧迪采用的是在電池包下面增加冷卻裝置。
兩相對比之下,奧迪的電池包明顯更厚更重,在增加了能耗的同時,這款電池包只有奧迪的 SUV 能用,轎車用不了,大眾 / 奧迪的平臺化優勢根本無法發揮。
最終,奧迪 E-tron(Q8 E-tron)的續航只有 400 多公里(WLTP 標準),百公里能耗 26kWh(比 Model X 高 3 度以上)。
加上和 Model X 不相上下的售價(75795 萬美元),Q8 E-tron 自上市的熱度過去之后,銷量一直都不溫不火,現在終于是要停產了。
23 年的時候,當時奧迪的管理層為了區分電車與油車,宣布雙數系列代表電車,單數代表油車,意思是經典的 A4L、A6L 等車將會變成 A5L、A7L,A4、A6 的名字將在后面加上 e-tron 給電車用 。。。
然后熟悉汽車的小伙伴就知道,奧迪以前單數的車型基本都是 Sportback 溜背車型,純進口價格更高。實用性相比三廂的版本反而略有下降,主打一個個性化。
2025 款 A5 Sportback
但你說這一波改名對奧迪梳理整個產品陣列有什么幫助嗎?銷量數據是現實的,折騰換名字,推出 Q2、4、6 e-tron,反而怠慢了原本的燃油基本盤。
2024 年,奧迪全球銷量為 167.12 萬,下滑 11.8%,電動車銷量為 16.4 萬輛,下滑了 8%。
在這一片慘淡的數據中,反倒是硬跟德國總部 battle,保住了燃油 A6 名字的一汽奧迪逆勢上揚,A6L 全年賣了 17.7 萬輛,打破了豪華中大型轎車的年銷量記錄。
剛剛開始預售的全新奧迪 A5L 就可以看見奧迪的改變。
上汽奧迪 A5L Sportback
這次奧迪 A5L 換裝了第五代的 EA888,把自家保時捷那個 VGT 可變幾何截面渦輪增壓器拿了過來,再加大缸內直噴的壓力(500Bar),用一系列操作提高汽油的燃燒效率。
雖然變化不大,但終于是把馬力提升了點,油耗也降了一丟丟(馬力增加了 14 匹,百公里油耗下降 0.5L)。
A5L 全新的 PPC 平臺,采用了 48V 的低壓架構,搭上華為的 iDVP(汽車數字平臺),讓 A5L 能夠用上激光雷達,搭載華為智駕。
現在如果奧迪沒有夸大的話,A5L 相當于實現了油車的融合計算與精準控制,與電車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再加上油車天生的低底盤、輕車重優勢,油車與電車將真的成為消費者喜好上的差異,而不再是代際關系。
具體開起來如何,華子在里面出了多少力,等下半年正式上市之后我們就知道了。
相關的消息很少,但每個動作又很大,什么和上汽聯合開發新品牌 "AUDI";大眾入股小鵬,與小鵬共同研發 CEA 電子電氣架構;大眾旗下智駕公司 CARIAD 出資 24 億歐元與地平線組建合資公司。。。
從三電到架構,奧迪和大眾明擺著開始廣撒網,就像開頭 CEO 多爾納說的直接騎墻,主打一個靈活。
這樣看來的話,當它們背靠海外市場不停的輸血打持久戰, " 兩條腿走路 " 的他們未來到底是怯戰蜥蜴還是隱忍龍王,一切都得交給時間了。
撰文: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