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近期靠游資和量化推動快速上漲的 " 妖股 " 不同,新易盛的上漲有實打實的業績做基,最新的拉升即是三天前發布的業績暴增逾 3 倍的消息推動。且時間拉長來看,其走牛開始于 2023 年初,后續股價與業績齊飛,終突破 1800 億元的市值,超越百利天恒(688506.SH),成為川股民營企業市值之王。
站在當下時點,當新易盛的 PE 來到 44.3 倍,有必要復盤其上漲的路徑。于投資者而言,是否可借鑒,尋找到下一個爆發前的潛在牛股標的?
3 個多月飆漲 3 倍,機構重倉獲利
前復權來看,新易盛這一輪行情起始于今年 " 關稅劫 " 后的 4 月 9 日,當日最低點 46.70 元,此后分三個臺階震蕩向上,到 5 月底即開始 " 斜率 " 更陡峭的上行;待得 7 月 14 日晚間發布預增逾 3 倍的上半年業績預告,次日即 20CM 漲停,引爆本輪行情的高潮;此后再連續大漲兩日,在 7 月 18 日盤中摸高至 191 元后才有所回調。3 個多月時間,股價最高漲逾 3 倍,風頭強勁。
時間拉長來看,新易盛走牛的時間可追溯至 2023 年 2 月,彼時公司股價不過 13 元左右(前復權價),到今年 7 月 18 日收盤,2 年半的時間,股價累計漲幅高達 1331.22%。
而從十大流通股東進出來看,新易盛頗受基金偏愛,最近兩年半的龍虎榜數據也顯示,雖偶有游資身影,但機構明顯參與更多,當然,獲利最多的也是一眾重倉的機構。
比如,基金二季報顯示,睿遠基金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永贏基金旗下永贏睿信基金均在二季度增持了新易盛;北上資金二季度末持有新易盛 5057 萬股;財通基金基金經理張胤旗下多支基金則早在一季度就重倉了新易盛。
7 月 15 日的龍虎榜上,曾出現 " 作手新一 "" 成都系 "" 低位挖掘 " 等游資的身影,但 7 月 17 日,新易盛就成為機構的主場——買方席位前五分別是 " 深股通專用 "、機構專用 3 席和華泰證券上海武定路,賣出席位則包括 " 深股通專用 " 和 4 席 " 機構專用 "。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公司股價走牛,除了機構獲利頗豐外,在上漲中完成減持的公司高管和監事亦受益。
今年 4 月 3 日,新易盛發布減持計劃公告,副總經理陳巍、副總經理、董秘王誠、監事張智強均擬減持公司股份。到 6 月 18 日,三人減持完成,其中,陳巍減持 57800 股,王誠減持 22600 股,張智強減持 19000 股。根據披露的減持均價,三人分別 " 套現 "617.77 萬元、249.84 萬元和 190.74 萬元。
半年狂賺超 36 億,是否具備持續性?
實際上,新易盛的股價暴漲來自于其業績的飆升,也反映了其所在的 CPO 賽道之景氣度。
新易盛的業務主要涵蓋全系列光通信應用的光模塊。光模塊是一種用于高速數據傳輸的光器件,其作用是實現光信號和電信號之間的相互轉換,從而實現數據在通信網絡中的傳輸。簡單點可以理解為數據中心的 " 高速網線 ",早前主要應用場景在 4G/5G 無線網絡、固定寬帶 FTTX、傳輸與數通網絡等為代表的電信領域。
但是,伴隨 ChatGPT、文心一言、DeepSeek 等的發布,引爆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AIGC 市場,進而帶來對算力的海量需求。而 AI 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應用需要海量并行數據計算,對網絡帶寬提出更大的需求,高速光模塊的需求爆發。CPO 技術通過將光引擎與交換芯片封裝在同一基板上,讓電信號傳輸距離縮短 90% 以上,功耗降低 40%-50%,帶寬密度提升數倍。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英偉達搭載 CPO 模塊的 Quantum-X GPU 已正式出貨,博通 51.2T CPO 交換機開始交付 Meta、微軟,標志著 CPO 技術已經開始落地。
性能提升、需求放量,CPO 市場被認為將指數級增長。據 IDTechEx 預測,2025 至 2035 年全球 CPO 市場將以 28.9% 的年復合增長率擴張,2035 年市場規模將突破 12 億美元。更激進的預測認為,2030 年市場規模可達 81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137%。
在此背景下,作為一家為云數據中心客戶提供 100G、200G、400G、800G 及 1.6T 光模塊產品,又是英偉達供應商的新易盛,自然被高看一眼。
且隨著高性能光模塊需求的激增,新易盛業績迎來指數級增長。2024 年,公司實現營收 86.47 億元,同比增長 179.15%;歸母凈利潤 28.38 億元,同比增長 312.26%。今年上半年,預盈 37 億元 -42 億元,同比暴增 327.68%-385.47%,半年的盈利已經超過其去年全年的業績。
根據公司最新的調研記錄," 上半年 800G 產品出貨量和銷售占比保持持續提升,400G 產品也在持續出貨。且從目前的市場需求及客戶指引來看,預計 2025 年下半年起,1.6T 產品將逐漸起量。"
當然,受益于英偉達及 CPO 賽道崛起實現業績和股價雙升的并不只新易盛一家。近來,火爆市場的 " 易中天 " 中還包括了中際旭創(300308.SZ)和天孚通信(300394.SZ),前者上半年也預盈 36 億元 -44 億元,同比增長 52.64%-86.57%;后者 Q1 營收、凈利潤雙增。且 4 月 9 日至今,二者股價漲幅也分別高達 150.89%、105.86%。
至于后續行業的情況,新易盛表示," 結合市場應用端及客戶需求預期,公司預計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行業將持續保持高景氣度,公司持續結合客戶需求情況積極準備產能以滿足訂單交付。"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引爆 CPO 板塊極速上行的因素除了業績預告外,實際還疊加了英偉達消息面的催化:7 月 15 日,英偉達 CEO 黃仁勛在北京宣布,已獲美國政府許可,將恢復向中國市場銷售其定制的 H20 AI 芯片。
這意味著,CPO 賽道的景氣度更多還存在于預期里,投資者仍需注意風險。有研報還指出,目前國內和海外的市場割裂程度比較大,國產 GPU 雖然進展迅速,但大規模放量還需要一些時間。(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蘇啟桃)